新聞中心
陜西銀河榆林發電有限公司廢水零排放運營管理項目(以下簡稱榆林銀河廢水零排項目)屬于建設轉運營項目,是陜西省第一個電廠全廠區廢水零排放項目。
該項目的來水因生產環節不同,形成了多種生產廢水,因而在進行統一處理前,需對這些污染源不同的廢水應用不同的前端處理工藝,使匯集后的污水各項指標能基本達成統一,因此項目采用了三級廢水處理系統。
一級工藝系統分為:生活污水處理站(規模為480m³/d),鍋爐沖渣水系統(規模為480m³/d),化水車間排水處理(規模為192m³/d),工業廠房排水(規模為1200m³/d),含油廢水處理(規模為48m³/d),輸煤系統沖洗水(規模為168m³/d),熱網排污水(規模為72m³/d);二級預處理系統(4320m³/d),三級深度處理系統(2640m³/d);污水處理工藝采用“UF+LRO+管式膜除硅+HRO+SRO”,最終全廠區出水達到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》(GB/T19923-2005)中敞開式循環冷卻水系統補充水水質標準。
通過以膜技術為主要處理工藝的三級反滲透處理后,出水水質遠高于現行出水標準,回用于廠區的生產用水,真正做到了零排放、零污染。
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,也是一次全新的開始,為集團在工業廢水處理領域提供了新的思路,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該項目于2018年建成交付,同時由集團運營團隊入駐接管。他們五年如一日,兢兢業業的堅守在項目一線,嚴格落實公司的運營管理制度,制定安全管理規定和防范措施,同各項分管主管簽訂安全責任書,建立考核制度,責任到人;規范日常培訓,提高操作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,為項目儲備專業人才;同時不斷優化系統配置,逐年降低運營費用,實現項目運營管理的降本增效。
在蔚藍運營服務的五年間,他們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,秉承著“一天也不耽誤、一天也不懈怠”的服務精神,實現項目出水水質穩定達標,無安全事故、無環保責任事故,展現出專業、專注、高效、高質的蔚藍運營管理能力。
2020年鄠邑區加大河道排污治理工作,許家河應急污水處理二期項目于此時建成運營,項目由20臺500m³/d中大MBR一體化處理設備組成,設計處理規模為10000m³/d,出水水質達到《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8918-2002)一級A標準。負責收集處理鄠邑區余下鎮轄區惠安集團、鄠邑區第二熱電廠、秦川儀表廠及附近村民所產生的生活污水,使污水直排造成的過境河流水質污染嚴重得以有效解決。
由于鄠邑區余下鎮常駐人口增長迅速,前期已建成的許家河應急污水處理項目一期10000m³/d的處理規模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污水處理需求,而新建一座城市污水處理廠需要至少兩~三年的建設周期,這期間,生活污水何去何從?成為擺在當地環保部門面前的一大難題。
許家河應急污水處理項目二期就這樣在多方呼聲中投入建設。與一期相同,二期同樣采用了集團自主研發的中大MBR一體化設備。該設備具有整體投資小、建設周期短、運行成本低等特點,并且出水水質媲美大型污水處理廠,是此類污水處理應急項目的一個有效解決途徑。
事實證明,這一選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。該項目自運營以來,從源頭解決了污水直排問題,實現了出水水質三項指標對標準四類標準,還余下鎮居民一片“碧水清波”。
許家河應急污水處理項目二期的運營團隊,還是一期的原班人馬,日常配備3名專業技術人員與多名輔助人員,即可滿足兩個站點共20000m³/d設備的全天候運營管理。
通過遠程集中控制,運用大數據運管平臺,形成“產品”+“平臺化”管控,只需少量人員進行日常維護,就能達到大型污水廠的處理效果,在做到高效運管的同時,大大節約了項目運營成本。
該項目以高速、高效、高質為改善一方水土保駕護航,以超高標準的出水水質、精簡的運營成本驗證了蔚藍中大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的各項優勢,為解決各類分散型、突發應急類項目提供了一個更便捷、經濟、可靠的解決方案。
隨著漢中市機動車保有量不斷增加,機動車尾氣污染問題日益突顯,漢中市多措并舉加強機動車排氣治理管控,有效把好監測關。漢中市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運維項目于2021年7月承接,主要對已建成的三個省際點位、三個市際點位共六套機動車測遙感監點的監測儀器、系統、輔助設備及機動車遙感監測系統大數據平臺進行日常運行、數據分析及定期維護。
系統可監測行駛中機動車排放的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碳氫化合物、氮氧化合物及顆粒物煙度,記錄車輛信息,同時進行在線及離線監測數據分析,為機動車排氣治理管控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,有效降低機動車污染排放,促進全市空氣質量改善。
該項目位于不同區域的六個設備站點均架設于高速公路上,車流量大,各站點間隔距離200~400公里,加上漢中市氣候濕潤,空氣濕度大,空氣中、設備上多余的水汽,會影響到標定射線的穿透力和準確性,因此,維護人員要保持每周一次,對各站點設備的清理與校準,以確保監測數據的精準采集。
過去的一年,維護人員每周“在路上”的里程近2000公里,全年累計里程10萬公里。每到一處站點,他們都會小心的設置好維修路障,仔細擦除設備上的水汽,清理設備內外部灰塵,用校準儀對設備采集射線進行重新核定校準,每日重復,從不間斷。
數據的準確采集與上傳,是為后端大數據平臺的整合、篩選與分析提供依據。在項目運行的一年中,平臺共收到來自各站點采集的450余萬條各類數據,剔除其中的無效數據部分,240余萬條的有效數據中,共監測到超標數據25余萬條,數據準確率達到90%以上。
同時,通過對海量數據的監控與比對,還可分析篩選出哪一類車型、哪個路段或區時的排放值較高,第一時間反饋到當地環保部門。為漢中市實現過往車輛尾氣污染物排放實時監控和自動篩選,高排放機動車篩查與確定超標發揮了重要作用,為當地空氣質量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。
我們以規范專業的運營管理、細致周到的運維服務、精準及時的數據采集獲得了業主的認可與好評。通過分布在各市縣的28個站點數據,同時為集團“生態環境數據融合平臺”提供了大量數據積累,為實現環保大數據的融合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持。